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36

号城建时代广场1516室

手机:18669970817 

传真:0539-8135593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公益刊载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舌尖上的老人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4-12-29 18:16:10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第一需要。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谁也离不开吃。吃什么,怎么吃,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吃法,所谓中国饮食文化,实际上也是指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
      “刘老吃”的故事
      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特产美食相比,老北京的多数吃食绝对算不上什么精制的美食,恰恰相反,它们大多是普罗大众专属的底层食品,多数在旧社会贫苦生活中慢慢衍变而来。最为显著的例子非豆汁和焦圈莫属了: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焦圈则与炸油条基本无异,这两者搭配便是老北京小吃的一绝。显然,这两种食物都是绝难登上大雅之堂的,但以它们为代表的北京小吃却恰恰迎合了普通北京人的平民口味;正是因为反映了普通百姓生活的人生百味,因此老北京的小吃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家住北京虎坊桥的刘晋森老人年近七旬,地道的北京人,附近的邻居们都尊称他为“刘老”。不过,如果熟人招呼他一声“刘老吃”,老刘也是不以为忤,反倒会笑眯眯地点头答应,兴致盎然地攀谈几句。得下这个外号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对于吃非常执着专一,特别是老北京的各种美味老刘更是津津乐道,说起来眉飞色舞。讲到爱吃的北京美食老刘如数家珍,“糖耳朵”“驴打滚”“艾窝窝”各种小吃数不胜数,尤其让他欣慰的是这几十年它们还在。
      小吃,味道基本没什么变化。老刘每天起得很早,赶上天气好又有兴致的时候,经常会坐上四站公车去鲜鱼口的天兴居吃碗炒肝。“天兴居的炒肝那可是咱老北京的一绝,咸淡适中,稀稠得当,一勺热乎乎的炒肝盛入喇叭形小碗如宝盏含晶,吃的时候不能用筷子或者勺子,必须得用手托着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别具风味。”老刘兴奋地说道。在老人眼里,食物的吃法和味道同样重要,好东西如果吃法不对,不光少了乐趣连味道可能都会变。比如豆汁就不能一小口一小口地泯着喝,要大口大口地喝,再就着焦圈和咸菜,喝完了出点汗,夏日时节来上两碗非常解暑。老刘退休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过不少地方,大江南北各地美食都品尝过,可说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老人常说:“一个人的口味就像做人一样,要宽广,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要尝尝才算没白活这一遭。”由此就落下了个“刘老吃”的绰号。
      老刘家附近有个制作卤煮火烧的百年老店小肠陈,这一道传统的北京美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可以说他是天天闻着这道美味长大的。据老人回忆,过去北京的街头巷尾都有卖卤煮火烧的店家,有不少还是肩挑小担的流动商贩。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卤煮小肠开锅售卖,人们远远的就能闻到它特有的香味儿。好吃这口儿的,就会闻香而至,要一碗卤煮小肠和一两个火烧,加上各种佐料,既解馋又解饱。“过去我每个星期都要去吃上两三次,这两年因为道路改造,家门口的小肠陈老店关了门,急得我是抓耳挠腮的。不过最近道路已经都修好了,老店也要再开张了,这不连牌子都挂出来了。”说到这,老人脸上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是北京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如今随着城市不断地变化,往日街头巷尾的老北京小吃很多已经改换门庭,但对于像老刘这样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来说,北京小吃仍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美食不光提供了别有风味的就餐选择,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咱老陕才懂得面食味道
      今年农历十月初五这天清晨5点多,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往日清静的西安市长安区中丰店村一下热闹起来,来来往往的人流和商贩将不宽的村公路挤得水泄不通。平时并不张扬的中丰店村为何变得如此热闹,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今天是中丰店村过“古会”的日子,人们能在这一天尽情享受传统吃食。
      一大早,68岁的张秀琴老人便早早起床,准备做“臊子面”的所有食材。一会儿,亲戚朋友会陆陆续续到她家里来做客。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老人家厨房里那张十分宽大的案板上,已经备好了各种各样的食材和备料。老人告诉记者,正宗的长安“臊子面”里面必须有嫩豆腐块、韭菜、葱花、胡萝卜丁、木耳、鸡蛋皮丝(烙老的鸡蛋烘干,切成细丝)以及特制的“臊子肉”。臊子的做法很讲究,在挑选五花肉时,要肥瘦相间,且要把一部分肥肉切下来炼油,用来炒“臊子”,这样炒出来的“臊子”做的汤才会很汪。
      说话间,老人开始和面,她说:“我们这里家家户户的面都是自家小麦磨的,和出来的面有一种原汁原味的劲道,再用擀面杖擀一擀,切成宽的、细的都很好吃。现在有时候人们农忙,擀面太费劲儿,大都改用机器压面。但我还是坚持手擀,因为孩子们喜欢吃。”
      “我奶奶做的面吃着最带劲儿了。”上午10点多,老人的亲戚便来了,孩子们围在老人的身边,等着即将要出锅的“臊子面”。张秀琴家现在用的是“沼气灶”,一会儿面就煮好了,浇上特制的“臊子汤”,色香味俱全。只见儿孙们争先恐后,你一碗我一碗,狼吞虎咽,看着这吃相,奶奶笑着说,几辈子没吃过面啊!
      孙女小董打趣说,咱老陕爱吃面。在外咱们老陕围在一起聊天,彼此问起对饭食的嗜好时,多半会自称“面派”。奶奶点点头说,“就像你爷爷若是三天吃不上咱家的面,就觉得不舒服,若是外出十天半月,回到家里的第一餐必定吃一碗我做的手擀面,而且会连吃几碗,不尽兴不肯罢休。”
      吃完面,张奶奶把剩下的事情交给儿子和媳妇,和亲戚们一起到村中心的小集市上逛,享受着难得的热闹时刻。说起“古会”张奶奶兴致来了:“这是一年中农闲的时间,收完夏粮,种上秋粮,闲了,所以走走亲戚,休息庆贺一番。在外工作的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共话分别的思念之情。”
      老人回忆道:“过去,这时候夏粮丰收了,就要用新麦子磨的面蒸或烙上十几个馍当礼送。这个馍是有讲究的,晚辈给长辈,要送蒸的馍,叫油塔馍;长辈给晚辈就送烙的馍,叫坨坨馍。送礼用的容器是用竹子编的长方形的竹笼,客人回去时,礼笼内还得返回两三个馍,这叫‘礼尚往来’,不能空回。”
      下午3点,张奶奶家的第二顿美食上桌,这美食是很地道的农家菜、凉拌菜、热炒菜和鸡鱼肉等,主食依然是面,有干拌面、油泼面、棍棍面、蘸水面等,老人做了多种花样,以满足每个孩子的喜好。
      席间,孙女小董告诉记者:“我奶奶经常给我们‘秀’手艺,她做面不光采用‘煮’这一种烹饪方式,蒸、炒、烙、煎、炸‘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带汤的,也可以不带汤。我就最爱吃带汤的棍棍面,这是咱老陕才懂的美食味道,在外工作时最想念就是奶奶做的味道。”
      吃完第二顿美食,“古会”也随之落幕了,亲戚和孩子们也要回去了。时间在变,生活在变,可是过“古会”的习俗没变,在儿孙们的心底永存的是美食的味道,是老陕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
     
一碗羊汤解乡愁
      杨先生是山东菏泽单县人,1978年他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工作,随后在青岛结婚生子,这一晃,离开家乡已30余年。按说都是山东土地养育出来的人,饮食习惯应该差不多,但杨先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青岛靠海,餐桌上主要以海鲜为主,而自己是从真正的内陆黄土地里走出来的人,最喜欢的还是“接地气儿”的菜式,这其中尤以家乡名菜“单县羊肉汤”最让他念念不忘。
      据杨先生介绍,单县羊肉汤已有数千年历史。相传,舜的老师单卷及其部落就生活在单县一带,他们过着半耕半渔半牧的生活。当时饲养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也由单纯的烧烤慢慢演变为吃肉喝汤。
      单县羊肉汤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做法,所谓官方做法,就是能够在羊肉汤馆里吃到的标准做法的单县羊肉汤。得选用三年的青山羊为主要原料,将50斤水添入锅内,烧响加入羊的全身骨架垫底,再放入25~30斤鲜羊肉和羊杂,然后用大火烧开,再加冷水10斤,开锅后用3斤羊油覆盖在羊肉上面,尔后将白芷、桂皮、草果、良姜、陈皮、杏仁等佐料下锅,再熬制40~60分钟即可。盛碗时加少许香油、丁香面、香菜、蒜苗沫即可食用。这种“官方”羊肉汤的特点是“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早已被载入中华名食谱。杨先生每逢过年过节回家探亲时总要带上妻女一起去馆子里来几碗真正的“单县羊肉汤”。
      不过,杨先生说,他对“民间”的单县羊肉汤更有感情,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那个时候村里老百姓的羊都是杀了卖来换钱的,根本吃不上什么羊肉。但那个时候长辈们为了想办法给家里孩子“开开荤”,就创造出了一种“老百姓羊汤”,即把羊骨头用十几种佐料加水煮成汤,再加上白菜、粉条等配菜,出锅后就成了那时不可多得的美味。羊骨头煮出来的羊油还被加上剁碎的辣椒冻起来,有时炒菜放进去一点,很是下饭。后来经济条件慢慢好转,大家偶尔也能吃上一回羊肉,但这种“民间”羊肉汤的做法还是被延续了下来,因为比官方做法方便,还能加入配菜,庄稼人吃起来更过瘾。
      杨先生的妻子王女士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认识杨先生之前她并不喜欢吃羊肉,“可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单县人就爱上了羊肉汤。”王女士打趣道,“开始是每年回家探亲的时候我们都会专门去馆子里吃,后来在家里吃婆婆做的‘民间’羊肉汤发现味道也很不错,老杨又爱吃,我就跟婆婆学了方法回来做了给他吃。现在这单县羊肉汤成了我家冬天的一道主菜,孩子亲戚都爱吃,我几个朋友还专门跟我学了回去做给家里人吃。我们还经常开玩笑说可以出师自己开馆子了。”
      杨先生说:“不要小看一碗羊肉汤,这不仅仅是华夏民间美食的一种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我这个异乡人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