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破头皮惹出“颅内血肿”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9-09 09:22:17
因记性大不如前,且经常头痛,董大爷来到医院就诊。在提供病史时,董大爷起初否认自己曾受伤,医生一再追问,终于回忆起半年前曾头部撞到门框上。当时感觉受伤较轻,也没当回事。后经头部CT扫描,医生发现其右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生活中,约70%的“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在发病前一个月左右会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因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现脑萎缩,颅内留下较大空隙,为形成血肿创造了条件,加之老年人脑血管趋向硬化,血管弹性和凝血功能差,轻微的损伤便可能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形成颅内血肿。
由于出血量少且缓慢,当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大约两星期后,颅内血肿周围可形成完整包膜,血肿内凝血块开始液化吸收。如血肿体积继续增大,或血肿腔内再次出血,则可能刺激大脑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还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不认识人、不能计算、腿脚不方便等,严重者可导致精神异常或昏迷。
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尽量避免磕磕绊绊,如出现不适症状,特别是之前头部受过外伤者,要警惕出现头部血肿,及时就医。
生活中,约70%的“颅内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在发病前一个月左右会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因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现脑萎缩,颅内留下较大空隙,为形成血肿创造了条件,加之老年人脑血管趋向硬化,血管弹性和凝血功能差,轻微的损伤便可能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形成颅内血肿。
由于出血量少且缓慢,当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大约两星期后,颅内血肿周围可形成完整包膜,血肿内凝血块开始液化吸收。如血肿体积继续增大,或血肿腔内再次出血,则可能刺激大脑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人还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不认识人、不能计算、腿脚不方便等,严重者可导致精神异常或昏迷。
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尽量避免磕磕绊绊,如出现不适症状,特别是之前头部受过外伤者,要警惕出现头部血肿,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