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猴贺岁新春到 医学专家送健康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6-02-22 14:18:57
玉羊呈瑞送冬去,金猴献祥迎春来。为答谢广大读者多年来的陪伴与支持,本报特邀国内大医院不同学科的老年病知名专家,为您送上一份精心烹制的新春健康大餐,祝天下的中老年人春节快乐、健康幸福!
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黄丛春:
珍爱健康,为心脏护航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中国老年报》的读者朋友:祝愿您永远好心情,永远健康顺达!
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无论在增速上,还是规模上,都史无前例。目前,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就有1名患心血管病。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将继续快速增长。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教育实践表明,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及手术治疗效果。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呵护百姓健康是我们与《中国老年报·健康版》共同的心愿。心血管健康教育应以“预防”为重点,构建患者-社区-专业医院健康教育的新格局。在过去几年中,我院心脏中心秉承“珍爱生命,为心脏护航”的理念,竭诚为广大心血管疾病病友服务,在门诊、住院以及社区联合出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依托科室开展的“冠心病俱乐部”,获得了广大患友及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同时深入广大偏远贫困地区开展义诊,免费手术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数百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值此佳节之际,我们也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广大老年朋友及心血管疾病患友:一年之计在于春,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源于培养。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心脏保健一刻也不放松。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主任医师吕继辉:
注重健康,过个好年
在此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借《中国老年报》一角给老年朋友拜年!
俗语说“年关年关”,对老年人来说过年是一大关。鉴于老年人特殊的身心特点,很多问题如安排不当,节日反而成为了危害健康的导火索。作为老年医学工作者,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一些提醒。
防感冒 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尤其老人在节日期间易劳累、睡眠不足和精神紧张,更会导致抵抗力低下而诱发感冒,甚至肺炎。故此特殊时期应注意保暖,提前打流感疫苗,保持心情放松,充分休息。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老人尤其要注意自我防护,随身携带吸入药品。
避跌倒 老年朋友为置办年货,外出次数增多。此时要关注天气预报,避免恶劣天气出门,且穿戴轻便保暖、行动方便、不遮挡视线的服装鞋帽。一次购物避免超重,时间不宜过长和劳累,必要时可寻求亲友帮助或请求送货上门。
有规律 有些子女不能回父母家,于是安排老人轮流到各个子女家过节。但老人尤其是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适应能力差,频繁变动环境和更改作息时间,会对他们身心产生压力,进而诱发疾病。所以,节日期间老人仍需保证生活规律,尽量保持环境稳定。
保稳定 儿女来去匆匆,容易造成老人情绪大喜大悲。针对这种情况,子女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假期前先讲明在家待多长时间,期间也找适当机会提醒父母自己要走的日子,好让老人有思想准备。子女回归工作岗位后,多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使老人觉得在情感上并未远离。如有久未谋面的亲人到访,更是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食节制 老人消化功能下降,为避免诱发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或引起血糖血脂波动,即便过节,老人也要管住嘴,遵循营养均衡适量之原则,并避免过度饮酒。
护血管 春节期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要坚持测量血压、血糖等,保证按时饮水、服药。如突然意识不清、站立不稳、口齿不清、胸痛、憋气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衷心希望老年朋友和家人能提前关注上述问题,正确防范和应对,过一个祥和、健康的春节!
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科主任毛佩贤: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老年精神与心理健康的医生,深刻感受到精神和心理健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在某种意义上远比于身体健康更重要。
我们知道,做一名健康的老年人,不只是没有躯体疾病,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实,在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神形合一”的理论,强调精神因素,特别是负性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所谓“百病生于气也”。
面对精神、心理(问题)疾病,人们要有一种正确的观点,切不可讳疾忌医,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上了年纪,只关注“身”,忽视了“心”。美国心理学家朱迪丝·维尔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中描述了一个情节,有人问一位七十六岁的妇女,为什么在你这个年龄你还要寻求心理治疗,她在反思了她的丧失(疾病)和希望后,“大夫,我剩下的就是我的未来”的回答,令人难以忘怀。因此,“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应该是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态度。
人要心情好,首先要睡好。而春节期间的兴奋与疲惫却容易导致老年人失眠。此时切不可过于急躁、烦恼。面对人多事杂的氛围,要尽可能保持心态平和,主动为自己营造一个放松、安详的精神世界,入睡前不要饮茶或咖啡,也不要看热闹的电视节目或想心事,思绪平稳才有助于入眠。另外,若只是偶尔失眠,可按医嘱适当服用安眠药物。
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外科主任李雁: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养生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养生。众所周知,很多癌症患者都是因生活方式不健康、不注重养生致病的。而癌症的治疗效果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尤其要强调的是,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养生来预防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防癌建议是最好、最简单易行的养生防癌办法:1、不吸烟不酗酒;2、平衡膳食,不偏食;3、少吃熏炸食物;4、不吃发霉食物;5、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6、避免肥胖;7、锻炼身体;8、增强免疫功能。
健康是个宝,快乐生活少不了。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中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养生,但正确的养生方法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偏听偏信。要相信的是,科学饮食和锻炼是前提,定期的体检是保障,乐观的心态是关键。
身为腹膜外科大夫,我要提醒大家,每年春节都是肠梗阻的高发期,千万不可大意。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在春节期间,人们欢聚宴饮,往往给胃肠道带来巨大考验,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消化功能不佳者,吃得比平时多,动得比平时少,容易引起肠梗阻,其典型症状是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患者若出现以上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时机,造成肠坏死、急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反应,甚至危及性命。
预防肠梗阻,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饱食后不要剧烈运动,以避免发生肠扭转。其次是防治便秘,即便是过年期间,也别忘了多活动、多饮水,必要时可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
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黄丛春:
珍爱健康,为心脏护航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中国老年报》的读者朋友:祝愿您永远好心情,永远健康顺达!
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无论在增速上,还是规模上,都史无前例。目前,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就有1名患心血管病。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将继续快速增长。心血管疾病健康科普教育实践表明,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及手术治疗效果。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呵护百姓健康是我们与《中国老年报·健康版》共同的心愿。心血管健康教育应以“预防”为重点,构建患者-社区-专业医院健康教育的新格局。在过去几年中,我院心脏中心秉承“珍爱生命,为心脏护航”的理念,竭诚为广大心血管疾病病友服务,在门诊、住院以及社区联合出诊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依托科室开展的“冠心病俱乐部”,获得了广大患友及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同时深入广大偏远贫困地区开展义诊,免费手术救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数百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值此佳节之际,我们也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广大老年朋友及心血管疾病患友:一年之计在于春,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源于培养。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心脏保健一刻也不放松。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主任医师吕继辉:
注重健康,过个好年
在此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借《中国老年报》一角给老年朋友拜年!
俗语说“年关年关”,对老年人来说过年是一大关。鉴于老年人特殊的身心特点,很多问题如安排不当,节日反而成为了危害健康的导火索。作为老年医学工作者,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一些提醒。
防感冒 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尤其老人在节日期间易劳累、睡眠不足和精神紧张,更会导致抵抗力低下而诱发感冒,甚至肺炎。故此特殊时期应注意保暖,提前打流感疫苗,保持心情放松,充分休息。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老人尤其要注意自我防护,随身携带吸入药品。
避跌倒 老年朋友为置办年货,外出次数增多。此时要关注天气预报,避免恶劣天气出门,且穿戴轻便保暖、行动方便、不遮挡视线的服装鞋帽。一次购物避免超重,时间不宜过长和劳累,必要时可寻求亲友帮助或请求送货上门。
有规律 有些子女不能回父母家,于是安排老人轮流到各个子女家过节。但老人尤其是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适应能力差,频繁变动环境和更改作息时间,会对他们身心产生压力,进而诱发疾病。所以,节日期间老人仍需保证生活规律,尽量保持环境稳定。
保稳定 儿女来去匆匆,容易造成老人情绪大喜大悲。针对这种情况,子女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假期前先讲明在家待多长时间,期间也找适当机会提醒父母自己要走的日子,好让老人有思想准备。子女回归工作岗位后,多给父母打电话问候,使老人觉得在情感上并未远离。如有久未谋面的亲人到访,更是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
食节制 老人消化功能下降,为避免诱发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或引起血糖血脂波动,即便过节,老人也要管住嘴,遵循营养均衡适量之原则,并避免过度饮酒。
护血管 春节期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要坚持测量血压、血糖等,保证按时饮水、服药。如突然意识不清、站立不稳、口齿不清、胸痛、憋气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衷心希望老年朋友和家人能提前关注上述问题,正确防范和应对,过一个祥和、健康的春节!
北京安定医院老年科主任毛佩贤: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老年精神与心理健康的医生,深刻感受到精神和心理健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在某种意义上远比于身体健康更重要。
我们知道,做一名健康的老年人,不只是没有躯体疾病,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实,在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神形合一”的理论,强调精神因素,特别是负性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所谓“百病生于气也”。
面对精神、心理(问题)疾病,人们要有一种正确的观点,切不可讳疾忌医,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上了年纪,只关注“身”,忽视了“心”。美国心理学家朱迪丝·维尔斯特,在《必要的丧失》中描述了一个情节,有人问一位七十六岁的妇女,为什么在你这个年龄你还要寻求心理治疗,她在反思了她的丧失(疾病)和希望后,“大夫,我剩下的就是我的未来”的回答,令人难以忘怀。因此,“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应该是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态度。
人要心情好,首先要睡好。而春节期间的兴奋与疲惫却容易导致老年人失眠。此时切不可过于急躁、烦恼。面对人多事杂的氛围,要尽可能保持心态平和,主动为自己营造一个放松、安详的精神世界,入睡前不要饮茶或咖啡,也不要看热闹的电视节目或想心事,思绪平稳才有助于入眠。另外,若只是偶尔失眠,可按医嘱适当服用安眠药物。
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外科主任李雁: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养生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养生。众所周知,很多癌症患者都是因生活方式不健康、不注重养生致病的。而癌症的治疗效果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尤其要强调的是,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养生来预防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防癌建议是最好、最简单易行的养生防癌办法:1、不吸烟不酗酒;2、平衡膳食,不偏食;3、少吃熏炸食物;4、不吃发霉食物;5、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6、避免肥胖;7、锻炼身体;8、增强免疫功能。
健康是个宝,快乐生活少不了。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中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养生,但正确的养生方法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偏听偏信。要相信的是,科学饮食和锻炼是前提,定期的体检是保障,乐观的心态是关键。
身为腹膜外科大夫,我要提醒大家,每年春节都是肠梗阻的高发期,千万不可大意。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尤其在春节期间,人们欢聚宴饮,往往给胃肠道带来巨大考验,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消化功能不佳者,吃得比平时多,动得比平时少,容易引起肠梗阻,其典型症状是腹部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患者若出现以上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时机,造成肠坏死、急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反应,甚至危及性命。
预防肠梗阻,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饱食后不要剧烈运动,以避免发生肠扭转。其次是防治便秘,即便是过年期间,也别忘了多活动、多饮水,必要时可选用些药物调节肠道分泌功能,促进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