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脐带血可实现“返老还童” 要不要存?
众所周知,年轻血液有着延缓衰老的特性,但关于血液中的抗衰老因子始终莫衷一是。而最近,一项激动人心的发现给长期不断的争论带来了福音,Wyss-Coray研究团队发现——人类脐带血中的某种蛋白能提高老龄鼠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这简直振奋人心”,纽约伦斯勒理工学院神经干细胞研究所的科技主任Sally Temple说。一些科学家继而表示,这一新发现阐明了该蛋白在延缓大脑衰老的过程中可能与其他的一些抗衰老因子起着协同互补的作用。
这一研究基于过去10多年“换血逆转衰老”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新研究中,通讯作者托尼·怀斯-科瑞(Tony Wyss-Coray)教授同第一作者约瑟夫·卡斯特利亚诺(Joseph Castellano)博士收集到一些新生儿脐带血,同时选择了12-14月龄有免疫缺陷的老年小鼠(大约相当于人类的50-60岁)进行试验,每过4天,研究人员就给老年小鼠和对照组年轻小鼠静脉注射一次新生儿脐带血血浆,连续注射2周后的结果显示,老年小鼠与记忆巩固有关的一些“立早基因”被再激活,表达量出现了明显上调,而年轻小鼠没有任何改变。
注射脐带血(红)和空白对照(白)小鼠立早基因表达量的对比
除了基因层面,在行为能力上,老年小鼠也有了“进步”。在迷宫测试中,接受了血浆注射的老年小鼠找到出口并记住这一路线用的时间明显短于空白对照组小鼠。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条件性恐惧实验。他们引导小鼠进入一个小房间内,然后轻轻地电击它们,重复的实验会给小鼠带来“恐惧记忆”。普通的老年小鼠因为“健忘”,每次进入房间都会被电击所惊吓,而注射了脐带血血浆的老年小鼠因为能顺利形成“恐惧记忆”,所以每次进入房间受到电击时都会“有所准备”,表现得更加“淡定”。
注射脐带血血浆的小鼠(红色圆圈)和空白对照组小鼠(黑色圆圈)迷宫实验中几次找到正确出口所需的时间
在确定了脐带血确实有“逆转大脑衰老症状”的作用后,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组的人类和小鼠血液中的蛋白成分做了对比,发现了几个存在较大差异的蛋白,随后逐一对每个蛋白单独进行了注射,检查小鼠基因表达水平和行为改善程度,最终确定TIMP2蛋白可能是这一切改善的“唯一源头”。他们发现,去除TIMP2后的脐带血血浆不再能改善老年小鼠的大脑功能,而如果阻断年轻小鼠TIMP2的表达则会损伤年轻小鼠的记忆能力。
目前,斯坦福大学已经申请了关于使用TIMP2治疗老龄化相关疾病的专利,怀斯-科瑞教授表示,从宏观角度来说,“新研究”让人兴奋,因为它巩固了一个概念——年轻的血液中确实有“好因子”的存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山东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