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日记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4-14 19:25:55
北京的王阿姨曾因帕金森病而饱受折磨,为方便就医,她坚持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由于记录症状清楚、医生诊断明了、治疗及时,她的症状明显好转,并达到生活自理。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本报特邀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丽君对王阿姨的康复日记进行点评。
2015年2月23日 周一 晴
最近不知为何,经常手抖,越着急越抖得厉害,写字也是歪歪扭扭的,有时连倒水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双腿沉重,迈不开步。到医院检查被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病。
刘主任点评:王阿姨的这些表现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该病常见于50~65岁的中老年人,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帕金森病起病缓慢,但并非无迹可寻,稍加注意,便可从一些小动作中发现端倪。例如,有节律性地肢体震颤,平均每分钟4~6次,静止时震颤明显,手势好像搓药丸;前臂、手指肌肉僵硬,字迹歪曲且越写越小;缺乏面部表情,眨眼困难,眼神呆滞,不自觉地流口水;不能完成像系鞋带这样的精细动作,严重者甚至连站直、翻身都很困难;站起时头向前伸、身体前倾、双膝弯曲,走路时起步困难,迈不开步,一旦迈步就越走越快,不能及时转弯或停下来等。当老人出现上述表现,应提高警惕及早就医。
2015年3月4日 周三 多云
确诊后,医生让我服用抗帕金森药物观察治疗。没想到几小时后,双腿像被松绑了一样,能够轻松地迈步了,但医生嘱咐我症状减轻也要坚持服药,千万别“见好就收”。
刘主任点评:帕金森病与大脑中“黑质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若“黑质”死亡率超过70%,大脑内的多巴胺则不能维持或调解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震颤、僵硬等表现。所以,患者一旦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应遵医嘱尽快补充多巴胺,以缓解病情,一般来说用药半天到一天后,便可改善症状。
虽然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医学研究显示,该病与衰老、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故有帕金森病家族史或经常接触农药、杀虫剂、重金属锰等有毒物的人,应做好防护,谨防帕金森病“偷袭”。
2015年4月2日 周四 晴
在坚持用药及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我的“抖抖病”“面具脸”好多了,手不抖、腿有劲儿、字也写得好看了。清明节快到了,我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踏青郊游,跟老姐妹们一块儿跳广场舞了。
刘主任点评: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人的关怀和患者的心理素质。一般来说,那些心态乐观、家庭护理良好的患者,配合规范治疗后,病情发展相对平稳,大多能保持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属要给患者更多关爱,帮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帮他们打造一个贴心的家。有数据显示,帕金森患者的跌倒率高达50%~68%,加之嗅觉下降、身体反应不灵敏,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对其康复非常重要。家居布置简单合理,床边要有照明灯,购买手柄大的餐具和吸管,卫生间安装扶手和防滑垫,避免滑倒;尽量给他们准备前开襟、带拉链的衣服,便于穿脱。同时,在保证其安全情况下尽量让他们独立行走,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信心,更益于康复。
2015年2月23日 周一 晴
最近不知为何,经常手抖,越着急越抖得厉害,写字也是歪歪扭扭的,有时连倒水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双腿沉重,迈不开步。到医院检查被医生诊断为帕金森病。
刘主任点评:王阿姨的这些表现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该病常见于50~65岁的中老年人,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帕金森病起病缓慢,但并非无迹可寻,稍加注意,便可从一些小动作中发现端倪。例如,有节律性地肢体震颤,平均每分钟4~6次,静止时震颤明显,手势好像搓药丸;前臂、手指肌肉僵硬,字迹歪曲且越写越小;缺乏面部表情,眨眼困难,眼神呆滞,不自觉地流口水;不能完成像系鞋带这样的精细动作,严重者甚至连站直、翻身都很困难;站起时头向前伸、身体前倾、双膝弯曲,走路时起步困难,迈不开步,一旦迈步就越走越快,不能及时转弯或停下来等。当老人出现上述表现,应提高警惕及早就医。
2015年3月4日 周三 多云
确诊后,医生让我服用抗帕金森药物观察治疗。没想到几小时后,双腿像被松绑了一样,能够轻松地迈步了,但医生嘱咐我症状减轻也要坚持服药,千万别“见好就收”。
刘主任点评:帕金森病与大脑中“黑质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若“黑质”死亡率超过70%,大脑内的多巴胺则不能维持或调解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出现震颤、僵硬等表现。所以,患者一旦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应遵医嘱尽快补充多巴胺,以缓解病情,一般来说用药半天到一天后,便可改善症状。
虽然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医学研究显示,该病与衰老、遗传、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故有帕金森病家族史或经常接触农药、杀虫剂、重金属锰等有毒物的人,应做好防护,谨防帕金森病“偷袭”。
2015年4月2日 周四 晴
在坚持用药及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我的“抖抖病”“面具脸”好多了,手不抖、腿有劲儿、字也写得好看了。清明节快到了,我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踏青郊游,跟老姐妹们一块儿跳广场舞了。
刘主任点评: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人的关怀和患者的心理素质。一般来说,那些心态乐观、家庭护理良好的患者,配合规范治疗后,病情发展相对平稳,大多能保持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家属要给患者更多关爱,帮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帮他们打造一个贴心的家。有数据显示,帕金森患者的跌倒率高达50%~68%,加之嗅觉下降、身体反应不灵敏,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对其康复非常重要。家居布置简单合理,床边要有照明灯,购买手柄大的餐具和吸管,卫生间安装扶手和防滑垫,避免滑倒;尽量给他们准备前开襟、带拉链的衣服,便于穿脱。同时,在保证其安全情况下尽量让他们独立行走,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信心,更益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