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一种简约的伦理生活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3-09 17:13:02
近日,经语言文字专家的反复考量、商议,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评出2014年十大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使我们发现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时尚的发展变化。在这十大流行语中,“断舍离”的流行,则反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起。
“断舍离”倡导的是一种新生活的理念,它由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她在其所著《断舍离》一书中说,所谓“断”即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即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即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生活风格,实行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可以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我们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断舍离”倡导的就是,在生活的物质方面、物欲方面“做减法”,追求生活的真谛,寻求心灵的释放。当下,这种“断舍离”正在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
由愈加被人推崇的“断舍离”,笔者不禁想到今年初,《人民日报》曾经发文谈“极简主义”,今年十月该报再次推荐“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呼吁在这个消费、物质极大膨胀的时代,我们要欲望极简、物质极简、信息极简、表达极简、工作极简、生活极简,从这种简约、简单生活追求中,认识自身,追求精神自由,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现在“断舍离”,被评为2014年的流行语,可见作为一种生活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生活中流行时尚风、流行新潮流,已经被人们所热情接受,并且逐渐深入人心……
为什们“断舍离”被人们所接受?它推崇去掉过多的物质生活的享受,追求简约的生活美学,所以,从伦理的意义上讲,从道德意义上看,从精神价值上来看,从善生活来看,“断舍离”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节欲、制欲。
的确,对于人类的一些先天的、最初的、基本的、普遍的和主要的欲望,是应该予以满足的,这是符合人类的伦理意义的,也符合自然的原则,但是,由于人类的人性贪欲、享乐主义的盛行,以及利己主义、拜物主义、道德制约的缺陷,人类的欲望,哪些该恰当、适当地满足,哪些欲望该克服、节制和压抑,这些伦理的问题,人类从来就没有很好地予以解决,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人类的欲望特别是贪欲越发泛滥起来。这种泛滥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消费的今天,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已经满足,但是,在商品不断生产的刺激下,在广告文化的不断诱惑下,在消费时代的拜物主义的强力作用下,人的各种欲望,消费的欲望,享乐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膨胀起来,以至形成对社会、对文化、对人性、对人的行为和选择的巨大的支配力量,绝大多数人即使已经拥有了远远超出他们能使用的东西,但他们仍然希望要占有更多的东西,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就是建筑在拥有多少东西的基础上的,如果要成为最好的,就必须拥有最多的。这似乎还是我们个体的欲望生活,也仅仅是与我们个人的生活有关,但我们若扩大一下我们的视野,会发现人类泛滥的欲望究竟造成了多少可怕骇人的结果?
所以,提出“断舍离”的生活伦理价值,就在于这是对我们正在泛滥的欲望的一种节制。我们人的贪欲性是生命特质的一部分,但人的这种贪欲性和其他生物是不同的,能对贪欲的性质有所认识,就是说,我们能够认识到,如果致力于贪欲,它就会具有破坏性,我们也可以做出伦理上的努力,在实践中实行自我控制。“断舍离”,就是通过伦理上的努力,从自己的生命内部和生命外部改变态度,自觉地抑制欲望特别是贪欲,厉行节俭、节制,从而达到我们渴望的真正的最高的善生活境界。
“断舍离”倡导的是一种新生活的理念,它由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她在其所著《断舍离》一书中说,所谓“断”即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即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即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生活风格,实行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我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可以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我们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断舍离”倡导的就是,在生活的物质方面、物欲方面“做减法”,追求生活的真谛,寻求心灵的释放。当下,这种“断舍离”正在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
由愈加被人推崇的“断舍离”,笔者不禁想到今年初,《人民日报》曾经发文谈“极简主义”,今年十月该报再次推荐“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呼吁在这个消费、物质极大膨胀的时代,我们要欲望极简、物质极简、信息极简、表达极简、工作极简、生活极简,从这种简约、简单生活追求中,认识自身,追求精神自由,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现在“断舍离”,被评为2014年的流行语,可见作为一种生活观念、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生活中流行时尚风、流行新潮流,已经被人们所热情接受,并且逐渐深入人心……
为什们“断舍离”被人们所接受?它推崇去掉过多的物质生活的享受,追求简约的生活美学,所以,从伦理的意义上讲,从道德意义上看,从精神价值上来看,从善生活来看,“断舍离”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节欲、制欲。
的确,对于人类的一些先天的、最初的、基本的、普遍的和主要的欲望,是应该予以满足的,这是符合人类的伦理意义的,也符合自然的原则,但是,由于人类的人性贪欲、享乐主义的盛行,以及利己主义、拜物主义、道德制约的缺陷,人类的欲望,哪些该恰当、适当地满足,哪些欲望该克服、节制和压抑,这些伦理的问题,人类从来就没有很好地予以解决,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人类的欲望特别是贪欲越发泛滥起来。这种泛滥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高消费的今天,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已经满足,但是,在商品不断生产的刺激下,在广告文化的不断诱惑下,在消费时代的拜物主义的强力作用下,人的各种欲望,消费的欲望,享乐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膨胀起来,以至形成对社会、对文化、对人性、对人的行为和选择的巨大的支配力量,绝大多数人即使已经拥有了远远超出他们能使用的东西,但他们仍然希望要占有更多的东西,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就是建筑在拥有多少东西的基础上的,如果要成为最好的,就必须拥有最多的。这似乎还是我们个体的欲望生活,也仅仅是与我们个人的生活有关,但我们若扩大一下我们的视野,会发现人类泛滥的欲望究竟造成了多少可怕骇人的结果?
所以,提出“断舍离”的生活伦理价值,就在于这是对我们正在泛滥的欲望的一种节制。我们人的贪欲性是生命特质的一部分,但人的这种贪欲性和其他生物是不同的,能对贪欲的性质有所认识,就是说,我们能够认识到,如果致力于贪欲,它就会具有破坏性,我们也可以做出伦理上的努力,在实践中实行自我控制。“断舍离”,就是通过伦理上的努力,从自己的生命内部和生命外部改变态度,自觉地抑制欲望特别是贪欲,厉行节俭、节制,从而达到我们渴望的真正的最高的善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