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通达路36

号城建时代广场1516室

手机:13805497603 

传真:0539-8135593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公益刊载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



你的位置:网站首页 >

2018十大科学流言榜: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排第一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1-11 15:39:40
[环球网科技 记者 林迪]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疫苗没用可以不用接种?北斗地图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9年1月10日,智止流言,传播真知――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学中心揭晓,“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位列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之首。

 据记者了解,本次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是在腾讯指数数据的基础上,从2018年发布的74条“科学”流言中由专家评委根据其传播广度和危害性投票选出,均为百姓关注话题或与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既有事关人体健康的“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疫苗没用可以不用接种”、“洗牙对牙齿有害”、“家用节能灯致癌还有剧毒”,也有涉及食品安全和空气质量的“咖啡含致癌物饮用会致癌”、“室外能见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祸”;既有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误读“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大新器官”、“宇宙墙为宇宙划定了边界”,也有对热点话题的误导“北极32℃高温将导致北极熊灭绝”、“北斗地图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以下为2018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单详情:

  1、谣言: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流言:

  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偏酸性的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想要不生病,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酸性体质的女性容易生女孩,碱性体质的女性容易生男孩。通过食用碱性食物、服用碱性保健品、使用碱性疗法,可以改变身体的酸碱性。

  真相:

  “酸碱体质”本身是一个伪理论。自从十几年前这个“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就一直强调它是一场骗局。关于酸碱性体质,连一篇像样的文献、一点最简单的科学研究都没有。

  2018年11月2日,美国“酸碱体质理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杨(Robert O。 Young)在美国圣地亚哥法庭被判处赔偿一名癌症患者 1.05亿美元,他当庭承认“酸碱体质”是场骗局,自己也不是微生物学家、血液病专家、医学专家及自然疗法师等,不具备行医资质。

  事实上,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人体有一套强大、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也就是说,人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变得酸性更强。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酸碱理论的倡导者利用大众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癌症等疾病的恐惧,大肆推崇伪科学的概念。一些逐利的商家,用这套理论给某些食品包装上“健康”外衣,加价售卖。这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无疑是一次警示。除了“酸碱体质”理论,当前国内还存在“火疗保健”“生吃泥鳅”等各种“神奇”理论和疗法。听起来奇葩,但受误导的公众并不在少数。

  点评:

  科学是讲究实证的,科学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取决于其是否能被严密的证据所支持,并且能被重复验证。尽管从表面看,“酸碱体质理论”提出者似乎也能通过“嫁接”一些科学术语而自圆其说,但这种理论始终缺乏可重复验证的科学证据(比如实验数据),在科学实证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因此得不到同行评议的认可和科学共同体的支持,只能算是“伪科学”,建立在其上的一切说法、产品、疗法都站不住脚。

  而现实生活中,之所以总有人举出身边的成功案例,为这些不靠谱的产品、疗法辩护,并不是这些人在说谎,而是统计学上的“幸存者偏差”在玩魔术,即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后的结果,忽略关键信息。具体到“伪科学”的传播上,人们只看到眼前接受相关疗法后有效的个体,却没意识到这些只是极个别的数据,根本无法反映事物的全貌。面对任何一个有争议的事件,如果没有运用正确的科学思维,就很容易落入统计学的陷阱中。

  2、谣言:咖啡含致癌物饮用会致癌

  流言:

  咖啡中含有致癌化学物质丙烯酰胺,饮用会致癌。

  真相:

  在对食物进行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温加工时,由于食物中的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氨基酸发生反应,而使食物颜色呈现黄色或棕色,并散发出诱人香气,这个反应被称为美拉德反应。而食品中还原糖和一种叫天冬酰胺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时,副产物中就有丙烯酰胺,其产生量受食物原料、加工烹调方式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当焙烤、油炸等加热过程超过120℃,食品中就会产生丙烯酰胺,且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产生的量越大。

  2018年3月底,美国洛杉矶一家法院裁决,几家知名咖啡公司销售的咖啡产品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以警告消费者他们出售的咖啡中含有丙烯酰胺。

  咖啡之所以被和癌症联系在一起,与丙烯酰胺的2A类致癌物身份脱不开关系。按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分类,丙烯酰胺被列为2A类致癌物。但2A类致癌物的含义是,动物实验中具有明确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结果还尚未定论。丙烯酰胺虽然可导致大鼠患上多器官肿瘤,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因此其对人类只是具有潜在致癌性。

  据《食品与化学品毒物学》期刊2010年刊载的《人类对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摄取量的预估》一文指出,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

  按此计算,一位体重55公斤的咖啡爱好者,每日丙烯酰胺耐受量为143微克(55×2.6=143)。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为0.45微克,他每天至少要喝318杯黑咖啡(143÷0.45=318)才可能产生致癌的风险。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

  点评:

  科学研究中,存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其中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物质由什么组成的问题。定量分析适于分析危险损失发生的概率、频率和损失程度等量度指标。

  就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毒理学而言,脱离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一种物质的毒性必须基于使用的剂量来讨论才有意义。毒性并非简单的“有毒”或者“无毒”,而是对健康有多大影响。高温烘焙的咖啡产生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也需要一个剂量的限定,只要不超过足以危害身体的剂量,它对人就是安全的。

  3、谣言:疫苗可以不用接种

  流言:

  疫苗总“出事”,所有疫苗都不值得信任。而且疫苗其实没有效果,不接种也没关系。

  真相: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到目前为止,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通过疫苗接种,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病例减少了99%,白喉等传染病发病罕见,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之所以能将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较低水平,靠的就是极高的接种率。

  不接种疫苗的后果很严重。例如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而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约90%以上将发展成慢性乙肝。如患乙肝后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其中1/4最终将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接种疫苗的效果有目共睹:1992年前,国内15岁以下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接近10%,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后,已经下降到3%左右。可见疫苗在对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只不过由于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而非治疗疾病的,它产生的效果不像药物那样容易被感觉到。

  2014年12月,美国加州爆发麻疹疫情,近百人确诊麻疹,而实际上在2000年,美国已经宣布“消灭了麻疹”。2016年,美国著名科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篇文章,通过对众多研究和报告进行分析发现,未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充分的美国人,在麻疹和一些百日咳爆发事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反映了公众因对疫苗信心下降而导致的接种率降低,可能引发更大面积的传染病流行甚至暴发。

  诚然,问题疫苗事件的爆发值得我们保持足够的警惕,但总体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并且接种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可能由其带来的危害。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害怕接种到问题疫苗而放弃疫苗接种,只有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才能够形成广泛的、有力的防御。

  点评:

  每次有问题疫苗事件曝光,“疫苗不需要接种”的舆论都会甚嚣尘上。做出一个科学判断,必须要有统计学的思维,从个体来看,有可能接种无效或者产生副作用,但并不能以此推断出“打疫苗没用”。只有将疫苗的效果扩大到全国和全世界的人群范围去考量,才能意识到接种疫苗的重大意义。

  实际上,任何疫苗的安全性和效价评价,都需要统计学家、疾控专家经过长期、系统的调研才能得出。仅凭眼前的个别案例就得出疫苗无效或者不安全不需要接种的结论,不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传言,我们都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才能免于被谣言和谬误蒙蔽。

  4、谣言:洗牙对牙齿有害

  流言:

  洗牙之后牙龈萎缩得更快,牙齿变小变松,牙缝也会变大,所以不要随意洗牙,会把牙齿洗坏。

  真相: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洗牙不是为了美白牙齿,而是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结石、色素等。

  牙龈与牙根面之间不是紧密附着的,而是存在一条0.5-2毫米的浅沟,称为龈沟。龈沟内易积存食物碎屑、附着菌斑,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适宜区域。这些菌斑不断堆积,久而久之就成了牙结石。牙结石会不断“吃掉”牙龈,造成牙龈发炎萎缩,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牙结石开始是乳白色的软垢,会因逐渐钙化而变硬。也就是说,牙结石其实就是一坨硬邦邦的细菌。它们“帮助”我们填满了牙缝、“固定”了牙齿、遮住了暴露的牙根。

  当我们通过洗牙清除掉这些牙结石后,牙根重新暴露了出来,牙齿也就更敏感了,所以喝冷热水会觉得酸。至于牙缝变大、牙齿松动,那说明牙齿本来就有问题,很可能牙龈已经开始萎缩,并不是洗牙导致的,而是牙周病本身所致。如不及时清除牙结石,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洗牙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口腔疾病,而不是治疗。真正了解口腔健康之于人体的重要意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积极采取正确的处治措施,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健康的口腔环境。

  点评:

  先后不等于因果,把先后关系误认为是因果关系,是我们经常犯的一种思维错误。因为洗牙,所以“牙龈萎缩得更快,牙齿变小、变松,牙缝也会变大”,是典型的把先后关系当成因果关系。

  事实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并不一定是表面所展现出来的,而是需要严密的分析和推理才能得出来的。

  洗牙这个流言还涉及对事物的利弊关系的认识。比如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洗牙的过程往往令人不适,洗完牙后牙齿会对冷热更敏感,这都是其“弊”的一面,但洗牙“利”的一面是让牙齿更健康。如何选择,就很明确了。

  5、谣言:北斗地图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流言:

  2018年 5月上线的北斗地图App使用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以替代美国的GPS。

  真相:

  北斗地图不等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欧盟伽利略系统(GALILEO)构成全球四大导航系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这些系统一般由卫星、地面站和用户终端构成,负责提供经度、纬度、高度等位置信息,是国家建设的“大国重器”。从2018年年底开始,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与百度、高德、Google地图一样,北斗地图属于地图软件,主要提供的是基于位置的增值服务,比如把位置显示出来,规划路径、提供拥堵情况等。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地图,有很多手段可以进行地图的绘制,包括遥感卫星、地图观测车、无人机观测、用户反馈等等。

  所以,北斗地图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使用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地图。手机地图到底采用了哪个卫星导航系统来做定位,主要取决于手机的硬件,手机中装载了哪个导航定位系统的芯片就能用哪个系统来定位。如果你的手机不具备支持北斗系统的硬件,那么你下载了北斗地图App也跟北斗系统没有关系。

  点评:

  这条流言实际上是在蹭“北斗”的热点。北斗系统是我国的大国重器,“代替GPS”的说法又和民族自豪感紧密相连,造成其广泛传播。

  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对于和热点贴得很近的“亮眼”消息,就更要保持质疑精神。比如面对这条消息,就需要动用自己的常识和逻辑去判断:消息的发布渠道是否权威?导航系统到底是硬件决定的还是软件决定的?所有手机都可以使用吗?。。。。。

  多问几个问题之后,流言是真是假就不难判断了。

  6、谣言:家用节能灯致癌还有剧毒

  流言:

  节能灯泡是诱发多种癌症的超级癌源,其释放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并且含有剧毒物质汞元素。

  真相:

  此流言的所谓依据是:美国Live Science曾撰文称,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明节能灯泡在使用时比普通灯泡发出的紫外线辐射更强。

  然而,这篇文章的有关原始表述是:“节能灯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可能损害人体皮肤细胞,让人过早衰老,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皮肤癌。”文中提到的研究使用的细胞是泡在培养皿里体外培养的皮肤细胞,并不像我们身体上的细胞有表皮的保护。其次,该实验对皮肤细胞进行了近距离(2.5厘米)、长时间、大辐射量的节能灯照射,这与生活中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

  节能灯实际上是一种紧凑型、自带镇流器的日光灯。通电后,灯管内的汞原子释放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打到灯体内壁上的荧光粉涂层上,然后再转变成可见白光。这种利用紫外线进行发光的方式,可将更多电能转化为光能,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节能灯的紫外线辐射的总能量只占节能灯释放总能量的6‰。也就是说15瓦节能灯的紫外线功率仅为0.09瓦,而且,节能灯里的长波紫外线不会穿透人体的真皮层。

  一般来说,只要符合我国《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标准的合格节能灯,都能把紫外线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上述文章中还指出:节能灯泡中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汞元素,一旦人体吸入了2.5克该物质,就会死亡。

  汞是有毒的,这一点没错,摄入超过一定剂量会致死。其实汞中毒是常见的职业中毒,主要发生在生产中长期吸入汞蒸气或汞化合物粉尘。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及口服大量无机汞也可致急性汞中毒。一只节能灯中只有几毫克汞,而且被封在灯里面,即使灯打碎了,也要几百只灯同时碎掉,并且是在一个很小的密闭环境下,全被一个人吸入才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现实中发生这样的事,概率几乎为零。

  点评:

  科学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都有限定条件,不能任意扩大适用范围。流言中提到的“节能灯释放紫外线”是一个实验结论,它限定了条件:研究使用的细胞是泡在培养皿里体外培养的皮肤细胞,进行了近距离(2.5厘米)、长时间、大辐射量的节能灯照射。这种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具备,实验结论也就无法简要地解释为“家用节能灯致癌还有剧毒”。

  由于长期的宣传,人们对“汞中毒”有一种恐慌,而其实任何物质只有达到一定的剂量和强度,才会引起中毒。脱离剂量谈毒性,在科学上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我们对很多化学物质的毒性都存在类似的误解。

  7、谣言: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大新器官

  流言: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遍布人体的新器官——间质。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真相:

  2018年3月27日,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体组织中一种新的间质组织结构及其分布》的论文。

  美国NBC和CNN新闻采访了该课题的负责人之一Neil D。 Theise(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Theise在采访中提到:“一开始我们觉得间质是个有趣的组织,但是仔细想想它和器官也有些相似之处。我们已经观察了间质的结构,也正在进一步研究它的功能”。

  于是,这两家新闻媒体提炼了作者的“感觉”和“想象”,分别发布题为《间质:科学家发现人体新器官》和《新发现人体最大器官》的头条新闻,并迅速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新器官”报道狂潮。国内一些媒体和网站将这些新闻观点翻译后,更是打出各种抢眼标题。

  然而,当仔细阅读过论文原文后,会发现无论是题目还是正文,通篇找不到新器官(New organ)的说法。

  间质(间隙组织)是什么?其实单单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它目前还仅在组织层面,离器官差着一个等级。间质的“庐山真面目”其实就是若干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和内衬细胞组成的网状微型液体腔。把这样一个非典型的简单构造称作器官,实在牵强。

  事实上,“间质”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过间质的相关报道了。从论文原文对间质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到的间质是人体内能够容纳细胞外液(即间质液)的组织空间,这和很早前就提出的“细胞外间质”属于同一范畴,所以它既不是最近新提出的,也算不上是首次发现。

  这篇文章的“新”并不在于“发现新器官”,而是首次采用了一种可以对人体组织进行实时观察的技术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内窥镜检测法,观察了一些已存在的组织结构。与其说“发现了间质”,不如说“看清了间质”更恰当。

  点评:

  科技新闻通常都涉及一些专业性知识,有时科学传播的内容与科学家原始的结论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误导”,其中既与大众媒介专业知识不足有关,也与媒介要突出“眼球效应”有关,这条“科学家发现人体最大新器官”就是这样的例子。

  对于以下情形的成果,媒体尤其要注意不要夸大其意义:非结论性的;与以往结论差异太大的;与主流观点发生冲突的;基于小样本或代表性不足的样本的;将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向人体延伸的;只发现统计相关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声称向现有假定发出了挑战的成果,要更加谨慎地处理。

  8、谣言:宇宙墙为宇宙划定了边界

  流言:

  在距离地球一百亿光年之外的波江座里,有一条横跨35亿光年的真空带,也就是所谓的宇宙墙,为宇宙划出了边界……甚至,我们有可能是由某种更高的文明培育起来的试验场。

  真相:

  这完全是一则假新闻:其始作俑者不知是谁,那些文字略有不同的“报道”也都是相互抄袭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则假新闻所引用的《新科学家》杂志的报道。该杂志在2018年10月17日发布的新闻中,提到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被命名为亥伯龙神(Hyperion)的巨大原始超星系团(proto-supercluster),打破了形成最早、质量最大的纪录,并配发了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发布的图片。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天文学家们就在观测中发现了这种由许多星系组成的、长条形的大尺度结构,被天文学家们戏称为 great wall ,可以译为星系长城或者星系之墙(国内当时一般翻译为“巨壁”)。

  这样的结构并没有什么太神秘的性质,以往也已经发现很多次了,算不上什么特别重大的新发现。这一次发现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比以往发现的类似结构更大、形成更早。大多数英文媒体(包括《新科学家》)的报道也主要是强调这一点,而并非中文假新闻那样说这是宇宙边界之墙。

  进一步的检索发现,原来早在2007年11月21日,《新科学家》就发表过一篇题为《巨洞:另一个宇宙的印记》(The Void: Imprint of another Universe) 的文章,很可能就是这些“宇宙墙”之说的源头。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当时的一个发现——巨洞(void)。这些巨洞周围环绕着一些星系长城,但它们并不是如假新闻中所想象的那样,如同一堵墙那样把巨洞和宇宙的其它部分分隔开来,实际上巨洞有点像海绵中的洞洞一样,每个巨洞都连着多个其它巨洞。另外,巨洞也是相对的,很多的巨洞中并不是一个星系都没有,只是相对比较稀少而已。

  也许本次假新闻的炮制者在了解到《新科学家》关于“星系长城”的相关报道后,把以往的这些小道消息汇总成了这篇耸人听闻的假新闻。

  同时,由于他们误解了“巨洞”和“墙”这些词的含义,于是就想象出了一个完全被墙包裹着的神秘宇宙来。这可以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的题材,不过并不是我们实际生活的宇宙。

  点评:

  这条流言仍涉及到的是科学传播的准确性问题。准确性是科学传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其次才是趣味性、贴近性等。有些科学传播者,在没有经过科学研究者认可的情况下,会在原始结论基础上添加自己的想象,以严肃新闻的形式传播,结果造成了社会认知的误导,这是不可取的。

  科学研究中,可以根据原有的知识积累提出合理的“假想”,但这种“科学假想”不是臆想,更不是幻想,需要找到充足的证据后才能作为科学发现来传播。

  9、谣言:北极32℃高温将导致北极熊灭绝

  流言:

  北极32℃的高温导致冰川迅速融化,北极熊不得不跋涉更远的距离寻找食物。至少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北极熊体力所能支撑的范围,它们最终的结局,是溺死在海中,或者饿死在无冰的环境里。

真相:

  32℃的北极显然和人们印象中白雪皑皑的景象差异巨大。这次新闻事件中,大家关注的最高温地点出现在欧亚大陆西北角的挪威西北部海岸,包括峡湾区(北纬60°附近至66°34′,即北极圈地区)和挪威北极地区(北纬66°34′至北纬71°附近,欧洲大陆最北点)。该地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本来就比同纬度的北极地区要暖和一些,出现32℃并不奇怪。

  更重要的是,某些新媒体所表述的“北极”令公众产生了误解。“北极”包括的范围很大,从北极圈到北极点,南北跨越20多个纬度(直线距离2600多公里),此范围内都可以称作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也不是我们平素所想象的,一进入北极圈就是冰天雪地。北极圈里也有茂密的森林和开满鲜花的苔原,有很大的城市,有牧场和农庄。所以说很多人混淆了一个概念,一说北极就认为是北冰洋的浮冰区,那里如果达到32℃的话,当然是很可怕的。

  全球气候变暖是跨越国界与种族的共同话题。而北极作为全球气候的放大器,增暖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2倍。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冰上狩猎期和狩猎面积减少,的确对生存造成一定影响。夏季没有赶上向北退缩的浮冰、留在陆地上,就很难捕食到猎物。但这不能说明和32℃有什么具体关系,挪威西北海岸本来也不是北极熊的栖息地。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约有26000只,分成19个种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的评估是,这19个种群里有1个在增长,3个在衰退,6个趋势稳定,剩下9个数据不足。关于北极熊的数量,根据北极熊研究和保护领域最权威的加拿大气候变迁和环境保护机构发表的2018年北极熊数量和趋势预测地图,截至2018年7月的数据预测来看,总体来说,北极熊数量在2018年展望为“稳定到上涨”。所以,说北极熊“正在灭绝”并不准确。

  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牵动着全球的“神经”,灭种危机虽尚未到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漠视环境发出的警告。毕竟,北极熊只有一个北极,而人类也只有一个地球。

  点评:

  这个报道引发争议,其实也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思维定势,也称为“惯性思维”。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很多时候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提高效率。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容易使我们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思维方法。

  此报道中,一提到“北极”,很多人会按思维定势想到冰天雪地,这种地方出现32℃高温,那还得了!再加上“冰雪融化、北极熊消失”也迎合了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担忧和保护动物的愿望,更助长了流言的传播。其实在北极圈以内的低纬度地区,夏季不一定有冰,有些地方气温还比较高,这就与人们习惯的认知有偏差。这正是思维定势消极面的一种体现。

  10、谣言:室外能见度低都是重污染惹的祸

  流言:

  2018年7月底8月初,北京城大气能见度很低,肯定又是遇到重污染了。凡是能见度低,就是重污染惹的祸,二者之间是可以画等号的。

  真相:

  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将目标物从背景中识别出来的最大距离,单位是米或者公里。能见度越高,我们看远处的东西越通透,反之则看不清楚。

  能见度高低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影响:颗粒物浓度、化学成分、相对湿度、太阳辐射。

  我们常说的“空气质量”只代表颗粒物浓度。夏季“桑拿天”湿度较大,就像洗完澡后的卫生间充满水汽,对阳光散射作用明显增强,导致光线投入到人眼中的量减少,所以能见度降低,从视觉上,这和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的污染天气很像,所以会容易被误认为“空气质量重污染”。

  在气溶胶颗粒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空气湿度增大时,气溶胶颗粒吸湿增长会使能见度下降。也就是说,即使空气中气溶胶颗粒浓度不变,大气也会因空气湿度增大而导致能见度下降。例如在海边,能见度有时会非常低,然而空气中气溶胶颗粒浓度非常低,这都是湿度对能见度的调节作用。

  此外,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并没有把能见度作为制定标准的指标,其参考的是空气质量指数,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成分的浓度。

  点评:

  这个流言之所以传播,既反映了人们科学知识的不足,思维定势的束缚,也反映了科学思维的欠缺。

  重污染只是能见度低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重污染会造成室外能见度低的现象,但反过来未必成立,即室外能见度低不一定都是由重污染所致。理解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能够甄别很多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