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老人
2018年12月20日清晨6点左右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在家中去世,享年104岁。弥留之际,老人还在念叨着“我马上就要到80岁党龄了…”
张淑贞,女,中共党员,百岁沂蒙红嫂,1914年9月出生于沂南县马牧池乡西官庄,后嫁到东辛庄,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儿媳,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的母亲。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也是临沂市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沂蒙“红嫂”。
在张淑贞家,三代红嫂用生命和热血支援革命、爱党拥军的“红嫂”情怀。
“沂蒙母亲”王换于被誉为红嫂家风光荣传统的开创者,而张淑贞被称为爱党拥军的接力者。
大爱无言,岁月有痕,张淑贞老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播种着红嫂精神的种子,以一颗爱党爱军的赤诚忠心,向子女、社会传递着无穷尽的正能量。
张淑贞是爱党拥军的接力者。通过婆婆王换于的宣传,张淑贞毅然跟着婆婆开始发动群众,加入到党的队伍中去。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到1943年间,张淑贞担任东、西两辛庄两个村的妇救会长,负责岸堤片13个村的抗日宣传发动工作,先后发展了20多名党员,并组织群众做军鞋、缝军衣、做军粮、烙煎饼等支援前线。
当时,张淑贞为了照看好战时托儿所的革命后代,把刚出生的女儿放到一边吃糊糊汤,把奶水喂给年龄小、体质差的托儿所孩子。面对家人为何如此狠心的质问,张淑贞说:“自家的孩子,没了还能生养。同志们的孩子要是没了,恐怕就没有了血脉,咱自己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就这样,托儿所的40多个孩子一个没有少,而张淑贞和弟媳有4个孩子却因营养不良而夭折。
年过百岁的张淑贞从来没有向党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对于组织每个月发放的补贴,她常常感到于心不安,老人生前曾说过:“过去入党时侯,俺从未想过向党要东西,八路军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现在党和政府给我们发补贴了,可我年龄大了,再不能干事情了,就觉得拿补贴有些愧疚了。”
张淑贞老人生前只要身体允许,就做军鞋、纳鞋垫,给孩子们讲革命故事,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用爱心传承着良好家风,用行动诠释着“红嫂精神”。
以下分享我与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老人生前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让大家通过照片看到最真实的英雄母亲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回顾2016中秋佳节,随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于爱梅会长一起回家和百岁沂蒙红嫂张淑贞(老娘)过中秋。上图4张照片是我与于爱梅会长为张淑贞老人钉纽扣,当时张淑贞老人问于爱梅会长“你能把线穿上吗”,然后望着我说“她眼花多年了,干不了针线活了”。从老娘的话语中深刻的感受到她对女儿的关爱,这是102岁老人最温馨的画面,母爱是最伟大的!
于会长把衣服的扣子钉好,张淑贞老人很认真的把衣服整理好,对比一下扣子位置是否整齐,从张淑贞老人点滴的生活中,让我深深的理解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2018年9月2日,我代表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爱国拥军爱警专业委员会、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民营企业家专业委员会、临沂拥军优属协会、沂蒙传承促进会与罗欣医药集团刘振东副总经理、罗庄民进总支朱景光主任一起组织部分会员前往沂南马牧池乡东新庄村,在沂蒙传承促进会于爱梅会长的陪同下,一起回家看望104岁有着近80年党龄的“沂蒙红嫂”——张淑贞老人。
张淑贞老人见到我再次来家看望她时,非常高兴一把把我抱住,问寒问暖。
我和罗欣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刘振东及大家深深地为老人家的乐观豁达精神所感动,踊跃与老人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亲切交流嘘寒问暖,并表示要积极学习老红嫂踏实做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回去后落实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老人幸福地笑着和大家合影留念,屋子里洋溢着其乐融融、温馨祥和的气氛。
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沂蒙红嫂张淑贞老人。
沂蒙红嫂张淑贞老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婆婆王焕于一起做军鞋、送军粮、创建战地托儿所、抚养了大批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鱼水深情、感人至深的抗日之歌。
硝烟岁月,沂蒙人人参军,户户支前。年轻男人前线打仗,后方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深知,支持共产党的军队、保护战士的生命,就是保护自己的丈夫、兄弟、孩子,朴素的想法既出于人性,更是一种笃定的信念。
“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舞剧《沂蒙颂》中的唱段,既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曲沂蒙红嫂的赞歌。
从王换于到张淑贞,再到于爱梅,一家三代人从战争岁月走到和平年代,始终以爱党爱国的情怀,谱写着大爱大义的感人乐章。
张淑贞老人去世了,她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她是沂蒙精神缔造者也是传承者之一,老人用一生诠释爱党拥军的“红嫂”情怀。
向沂蒙红嫂致敬!向沂蒙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