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会变老,养老问题你想好没?
每个人都会变老,这是必然。中国老龄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近日北京晨报一则消息称,北京市区将不再建设大型养老机构,河北将承接北京的部分养老需求。养老问题被再一次推向人们关注的视线中。
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不再新建大型养老机构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做客北京城市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表示,根据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北京市不再新建大型养老机构,支持在北京周边地区建设具备医院、护理院、养老院功能的“养老社区”。相关政策正在研究探讨中。此外,他透露说,医疗卫生部门正在燕郊一家医院进行试点,引入北京医保。
距离北京较近的河北养老场所
河北高碑店、燕郊等地养老项目
河北燕郊距北京天安门30公里,距北京国际机场25公里。燕郊某家养护中心设置床位12000张,可以满足完全自理或者半自理的老年人。燕郊地区的燕达医院从医护养护方面来讲也是极佳的养老基地,预计今后将有很多北京的老人选择在这里养老安度晚年。另外目前进展比较快的河北省高碑店的项目或将成为北京养老试点地区。
生活水平提高后人的预期寿命也会提高
2015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达74.5岁
196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为43.46岁。经历半个世纪,到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已悄然增长至73.5岁,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有望达到77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012年2月21日,河北日报《2015年河北省人均期望寿命将“长”到74.5岁》中提出,到2015年河北省人均期望寿命到74.5岁。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认为测量人均预期寿命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高寿,而是关注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最快,所以随之而来的老年人如何养老问题就显得尤为棘手。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现在都已经35岁上下,他们的父母大都已经超过60岁。如果是两个独生子女组合成的小家庭,将面临赡养四位老人的义务,即所谓4-2-1家庭模式。正值青壮年时期的35岁左右年轻人都是社会的精英力量,取得事业上的辉煌也正值此时。如果年迈的父母在此时出现身体健康状况需要护理,这些工作压力大的社会骨干们是否还有精力照顾年迈的父母?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80后一代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河北省民政厅网站首页的投票小调查:
退休后,将选择哪种养老模式?
A:进国办养老机构
B:进民办养老机构
C:居家养老
D:其他
(截止到2015年8月12日上午10:30数据分析)
根据上图河北省民政局官网调查数据显示,大家对于在家养老的喜好更高一些,毕竟在家养老的成本还是比去住养老院更实惠。虽然居家养老的一些医护设施不能跟养老院相比,但是居住会更舒适更自由。
石家庄:居家养老有热线12349
居住在省会金马小区的齐女士今年64岁,老伴因患疾病失去了行走能力。2014年12月20日上午,齐女士拿起老人专用的“百姓通手机”,按下“红绿键”,立刻就接通了12349热线,很快预约了服务。当天下午,友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服务工就上门,给齐女士的老伴理了发,还为他们家擦拭了玻璃和门窗。
12349是一套由36个呼叫坐席、80位专业信息分配人员、全石家庄市所有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的养老服务商组成的综合服务系统,12349服务对象是像齐女士这样的需要生活帮助的老人。呼叫中心负责将需求信息分发给服务商,为老年人提供包括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全天候服务。
石家庄60岁以上老人150多万
河北省60岁以上老人1000多万
养老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
截至2013年底,省会石家庄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50多万人,其中失能老人近8万人,社会孤老2.5万人,空巢、独居老人也在逐年增多。河北省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1000多万人,在繁忙的城市中,老年人的生活面临着诸多无奈和尴尬,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总是让人很揪心。一方面国家投资建设公立的养老院,另一方面也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建设养老机构。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十部委近日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养老机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