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员寒假不停歇
来源: 临沂市基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6-02-05 16:13:33
浙江省平湖市老年大学坐落在美丽的东湖畔,尽管现在学校已经放寒假,但很多学员都没有停下学习、活动的脚步,依然忙碌不已。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发挥所学之长,传递正能量。
越剧之家赶节目忙排练
越剧之家是平湖市老年大学2009年成立的一个社团,现有学员21人。多年来,他们创编了许多优秀剧目,获得了很多奖项。春节前夕,越剧之家的学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准备春节公益演出,紧张地创作新品,忙得不亦乐乎。
近日,笔者来到老年大学,探访了他们的排练过程。一走进校门,一曲曲悠扬欢快的越剧传来。在501会议室内,学员们正在这里认真地排练。队长唐静芬告诉笔者,往年每次 送戏下乡老人们都看得目不转睛,这让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有的学员为了演出推掉了和朋友一起旅游的计划。还有一些生病感冒和家住较远的同学也纷纷赶来,他们不愿错过每一次排练的机会。
学员沈云仙家住乍浦,离老年大学较远,从家到学校要倒三趟车,但每次排练她从不迟到早退,出勤率很高。她说:“越剧之家和老年大学给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我们演出没有任何报酬,还要自掏腰包准备服装道具和交通费,凭的全是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为大家服务。”唐静芬表示。
张金生今年63岁,是越剧之家的乐队手,这次他特地自编自演了器乐合奏《新农村里乐淘淘》和钹子书《东湖美景》。
今年71岁的陈海熊是队里的古板师,团队的曲谱都是他一个人整理、抄写的,有时一写就是一个下午,写不完时晚上还要加班,但他从没抱怨过。
网吧义务监督队假期默默守候
当下,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迷恋游戏、荒废学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绿色寒假环境”,平湖市老年大学几位学员义务当起了网吧监督员。
今年70岁的张友珍是老年大学歌咏班的学员,2008年3月,她加入了监督队。最近天冷,她戴上围巾、义务监督证,骑上自行车,开始向辖区内的网吧奔去。张友珍说,平日里,她每月会检查两次,现在放假了孩子们就都出来了,检查频率就要加大,隔三差五就要去一次。
“因为路程远,我索性吃完中饭再出发,一般这个时候上网人数最多,检查效果也最好。”张友珍说,在巡查中发现身份证照片与上网人不符的中学生,她上前进行劝说,许多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离开了网吧。她还要求网吧业主要认真核对身份证信息和顾客的体貌特征。
从2008年至今,她始终坚持对位于环北二路上的3家网吧进行义务监督工作。“虽然没有一点报酬,但能够在退休后发挥余热,为净化网络环境、倡导网络文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非常欣慰。”张友珍说。
自找场地开展第二课堂
老年大学一“放假”,不少学员就“喊闷”。2012年寒假,“拍客之家”学员陆秋中和班里7个同学共同发起并建立了“DV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他们每周四上午上课,现在虽已临近春节,却仍然忙碌着。
上周,在平湖农村合作银行的老年活动室,“拍客之家”的9个同学复习、交流、学习了两个小时,解决在拍摄DV和制作片子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此外,该班王老师还主动上门送教,帮助学员解决难题。组里的“小先生”老范、老朱和老周也到同学家中与他们共同“攻克”制作中的技术难关。
二胡班、图片制作、太极拳、排舞等班级学员在寒假里也是自找场地坚持分小组学习,教师不定期到场指导。
(朱加宝)
越剧之家赶节目忙排练
越剧之家是平湖市老年大学2009年成立的一个社团,现有学员21人。多年来,他们创编了许多优秀剧目,获得了很多奖项。春节前夕,越剧之家的学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准备春节公益演出,紧张地创作新品,忙得不亦乐乎。
近日,笔者来到老年大学,探访了他们的排练过程。一走进校门,一曲曲悠扬欢快的越剧传来。在501会议室内,学员们正在这里认真地排练。队长唐静芬告诉笔者,往年每次 送戏下乡老人们都看得目不转睛,这让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有的学员为了演出推掉了和朋友一起旅游的计划。还有一些生病感冒和家住较远的同学也纷纷赶来,他们不愿错过每一次排练的机会。
学员沈云仙家住乍浦,离老年大学较远,从家到学校要倒三趟车,但每次排练她从不迟到早退,出勤率很高。她说:“越剧之家和老年大学给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再苦再累也要坚持。”
“我们演出没有任何报酬,还要自掏腰包准备服装道具和交通费,凭的全是自觉自愿和积极主动为大家服务。”唐静芬表示。
张金生今年63岁,是越剧之家的乐队手,这次他特地自编自演了器乐合奏《新农村里乐淘淘》和钹子书《东湖美景》。
今年71岁的陈海熊是队里的古板师,团队的曲谱都是他一个人整理、抄写的,有时一写就是一个下午,写不完时晚上还要加班,但他从没抱怨过。
网吧义务监督队假期默默守候
当下,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迷恋游戏、荒废学业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绿色寒假环境”,平湖市老年大学几位学员义务当起了网吧监督员。
今年70岁的张友珍是老年大学歌咏班的学员,2008年3月,她加入了监督队。最近天冷,她戴上围巾、义务监督证,骑上自行车,开始向辖区内的网吧奔去。张友珍说,平日里,她每月会检查两次,现在放假了孩子们就都出来了,检查频率就要加大,隔三差五就要去一次。
“因为路程远,我索性吃完中饭再出发,一般这个时候上网人数最多,检查效果也最好。”张友珍说,在巡查中发现身份证照片与上网人不符的中学生,她上前进行劝说,许多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离开了网吧。她还要求网吧业主要认真核对身份证信息和顾客的体貌特征。
从2008年至今,她始终坚持对位于环北二路上的3家网吧进行义务监督工作。“虽然没有一点报酬,但能够在退休后发挥余热,为净化网络环境、倡导网络文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非常欣慰。”张友珍说。
自找场地开展第二课堂
老年大学一“放假”,不少学员就“喊闷”。2012年寒假,“拍客之家”学员陆秋中和班里7个同学共同发起并建立了“DV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他们每周四上午上课,现在虽已临近春节,却仍然忙碌着。
上周,在平湖农村合作银行的老年活动室,“拍客之家”的9个同学复习、交流、学习了两个小时,解决在拍摄DV和制作片子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此外,该班王老师还主动上门送教,帮助学员解决难题。组里的“小先生”老范、老朱和老周也到同学家中与他们共同“攻克”制作中的技术难关。
二胡班、图片制作、太极拳、排舞等班级学员在寒假里也是自找场地坚持分小组学习,教师不定期到场指导。
(朱加宝)